在乙肝相关的检查中,不少人认为“小三阳”就意味着病情稳定、病毒不活跃,无需过多关注。但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在健康科普中常提醒,这种认知存在明显误区。判断乙肝病情不能只看“小三阳”这一项指标,若乙肝病毒DNA定量不达标,即便显示“小三阳”,肝脏也可能正被病毒悄悄攻击。
“小三阳”是指乙肝五项检查中乙肝表面抗原、乙肝e抗体、乙肝核心抗体呈阳性,通常提示病毒复制相对不活跃。但这并不代表病毒完全停止复制,而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查,正是直接检测血液中病毒复制活跃程度的关键指标。其参考值一般为小于10的3次方拷贝/毫升,若超过这个数值,就说明病毒仍在复制,具有传染性,且会持续对肝细胞造成损伤。


为什么“小三阳”患者要重视DNA定量指标?因为部分“小三阳”患者可能存在病毒变异的情况,此时虽然e抗体呈阳性,但病毒仍在活跃复制。若DNA定量不达标却忽视不管,长期下来会导致肝细胞反复受损,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、肝硬化,甚至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这类患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,等到出现乏力、肝区不适等表现时,肝脏损伤往往已比较严重。
对于“小三阳”患者,正确的做法是定期进行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查和肝功能检查,密切监测病毒复制情况和肝脏健康状态。若DNA定量不达标,需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。日常养护也不能松懈:首先要严格戒酒,酒精会加重肝脏损伤;其次要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给肝脏充足的修复时间;饮食上要清淡均衡,多吃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,少吃油腻、辛辣刺激性食物;同时要保持良好心态,避免过度焦虑,适当进行温和运动,增强体质。
总之,“小三阳”并非“安全牌”,乙肝病毒DNA定量指标同样关键。不能仅凭“小三阳”就放松警惕,定期检查、关注DNA定量是否达标,才是守护肝脏健康的关键。重视每一次检查结果,做好日常养护,才能有效降低病毒对肝脏的伤害,保持病情稳定。